基于连续式热解技术,融合重整提质技术,实现生物质及废弃物高效炭化及提质
(成果主要来源:同济大学陈德珍团队)
芦苇
污泥
园林废弃物
预处理后原料
热解与冷凝分离系统
回转式热解炉
多级反应器
冷凝器
冷炭器
热风炉设备
同济开发的多段热解系统
可选用农林废弃物(木屑、秸秆、椰壳等)、园林废弃物或污泥、沼渣等市政有机废弃物,经破碎(粒径<10cm)、干燥(含水率<20%)等预处理后再进行炭化,可以提升热解效率。
预处理原料送入热解炉,在缺氧环境下分三阶段反应(数据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及济德公司的生产实践):
连续式炉型在处理生物质时,一般在物料温度达到450℃以后就能依靠燃烧热解所产的挥发分实现自供热,而不需要外部热源。进炉水分应尽量降低(小于35%)以避免消耗过多的干燥能耗。
热解产生的混合油气进入冷凝器,冷却后分离为可燃气(供燃烧炉)与生物油;固体粗炭进入冷却系统(双冷却器,出料温度小于30℃),当炭有活化需求时,可以在冷却前或者冷却后连贯进行。
部分可燃气送入燃烧炉(热风炉),为热解炉供能,实现零辅燃;粗炭经活化(物理或者化学活化)后成为高价值炭产品,代替传统的材料实现减污降碳。
型号:TJ 30/50/100
产能:物料1000-4500kg/h,产炭300-1500kg/h,炭化温度500-800℃,主机功率17-37kw
(数据来源:济德能源环保)
炭可以采用蒸汽、二氧化碳、微氧以及酸、碱、ZnCl2等物理或者化学活化,增大比表面积或者官能团,以具有吸附或者催化功效
(数据来源:安青等,中国环境科学,2021)
循环水冷却,设置足够冷却面积,出料温度≤30℃,防止生物炭自燃
(数据来源:济德能源环保)
炭化过程所供热量主要来自热解所产生的挥发分,燃烧后的烟气中存在NOx、飞尘、S02等污染物,需要净化后排放
探索生物炭在不同行业的创新应用,从农业到工业,从环保到新能源
增加气体循环,增强保水能力,调节土壤酸碱度,显著提高土壤离子交换能力,缓释性能好,有显著增产效果。同时,对被污染的土壤还有修复效果。
包括水处理吸附剂和空气吸附剂,对重金属表现出较高的吸附容量,其高吸附容量归因于丰富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为各类污染物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
包括作为燃料使用和能源材料应用。作为燃料时清洁环保,硫含量低,灰分低;作为能源材料时可用于电极碳,增大比表面积,提升电子转移能力。
因生物炭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功能,作为功能材料应用的场景越来越多,典型的应用包括钢水覆盖剂、催化剂类和厌氧发酵助剂等,在工业生产化学反应和生物发酵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连接全球领先的生物炭生产企业,探索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
引进同济大学的专利技术,通过吸收、消化、再创新,形成专有的热解炭化和在线重整提质系统,致力于利用热解炭化技术高质利用生物质及解决固废污染和资源化利用问题。
全面了解生物炭的经济价值与环境影响,助力可持续发展决策
了解不同类型生物炭的市场价格动态,掌握行业最新行情
数据来源:国际生物炭协会(IBI)、中国生物炭产业联盟(CBIA)
生物质原料的种类、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生物炭生产成本,木质原料通常价格较高。
高温炭化、活化工艺复杂程度和能耗水平是决定生物炭品质和价格的关键因素。
环保和农业领域对生物炭的需求增长迅速,特别是高端应用场景推动价格上升。
探索生物炭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多重价值,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全球每年可通过生物炭固定的二氧化碳量
数据来源:国际生物炭协会(IBI) 2024年报告
使用生物炭可减少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
数据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研究所
中国生物炭产业2030年预计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生物炭产业联盟(CBIA)预测
使用生物炭可提高的农作物抗逆性
数据来源:全球生物炭研究数据库(GBRD)